找到相关内容13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柏达居士著:净土风光(2)

    大多是不退转的普萨,其中有许多一生就能递补佛位的等觉菩萨,他们的数量非常之多,不是算数所能知道的,只可勉强用“无量无边阿僧只”来说明。’——《阿弥陀经》。  (5)德泽普被·智慧圆满  ‘阿弥陀佛的恩德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365431.html
  • 净土宗入门

    神通自在,疾速证果。西方极乐世界诚为法界最胜道场,阿弥陀佛布施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恩德,无量无边。   (3)三辈因行果报,总示净业纲宗   本经详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种种胜境,令人油生忻慕求生之心,...临终忏罪念佛往生,表明佛名深具忏除多劫恶业的功能。临终时,佛号现前,此心能引无始以来及一生所作善业,共相资助,真心如日,妄心如暗,佛念当前,成就往生。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恩德之弘深,无能称说。   ...

    清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1565434.html
  • 唐君毅《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》

    功德的圣贤之祭祀之礼,即是中国人独特而伟大的宗教,这个宗教是与伦理分不开的。祭祖先,是祭吾人生命之来源;祭圣贤功德,是祭吾人在伦理道德上佩服的楷模;祭天,是感其生养万物之恩德。这种宗教不是由个人的立场来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3965928.html
  •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

      这两段引文,皆在歌颂父母养育恩德的伟大,身为子女切要懂得报答父母恩。《孝经·三才章》卷三第七并言:  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天地之经,而民是则之。由上可知,先秦儒家所强调的孝道,除了...

    王月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566097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

    一草一木皆是十方供养,被供养的人须发大悲心,精进修行,弘法利生。以报天下、国家、社会、和施主们的恩德。  (三)、信仰平等言行守律  丛林中生活的修行者,他们都坚定的信仰佛法,尤其信仰禅宗直指人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466288.html
  • 论大足宝顶为佛教水陆道场(2)

    仪 │ 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│《佛说报父母恩德经》云:若│12.13 │孝顺设供拔苦报恩│  │有善男子、善女人欲报父母 │ ...愿为他修建的水陆道场的菩提心戒,而是以孝为戒。而就当时的情况来看,宗赜因为撰有《孝行录》,明确提出佛以孝为宗的口号,对佛教孝道思想有较好的阐释,又给《佛说大报父母恩德经》中的十种恩德分别撰写过颂词,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766309.html
  • 佛法与生态哲学

    很有可能曾为“我的父母。我的兄弟姊妹,我的夫妇儿女”。由此以观,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。故从菩萨心境看来,一切众生如父如母,如兄如弟,如姊如妹,理应和乐相向。佛陀“等视众生如罗睺罗”(佛陀之子),就是这个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5066508.html
  • 桂月集(2)

    之德(与生俱有之本性),乃是从佛之立场观察一切诸法之智慧。(2)断德,指灭尽一切烦恼惑业之德(后天修行所获之德)。(3)恩德,由于救度众生之愿力,而予众生以恩惠之德。这就是正因、了因、缘因三因佛性的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0867170.html
  • 僧青年心中的太阳——慈航精神永垂不朽

    慈悲、您的恩德,都期待您乘愿再来!  尤其侩青年,那些受过您薰陶、培育的、都认为您是他们一代恩师,同时也如同慈父!无论足下是有缘向您亲昤教益,下论识或下识,无庸置疑地,您是大众心中的太阳!  (后语:...

    如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767643.html
  • 世界各国的佛教(2)

    ,不肯使他们受到丝毫惊扰,希望他们成道,以报天下、国家、社会上和施主们的恩德。从前有一位宝寿禅师,在五祖寺库房执事,那时的住持和尚戒公,偶然因病服药,需用生姜,侍者就到库房里取用。宝寿便叱之使去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5467822.html